王春生教授在王启东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报告会上对恩师的回忆
2021年9月25日
我是1992年春季在王先生和吴京教授推荐下来到浙江大学材料系就读,有幸成为王先生的博士生。从此结缘。在和王先生的接触中深深被他的高尚人格折服,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科研精神, 宏大的胸怀,使我终生受益。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从传统的铸造专业转到新兴的镍氢电池材料研究。为我现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锂离子电池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先生尽管公务繁忙, 但还坚持亲自全英文授储氢热力学和动力学课程。王先生在教学中鼓励创新。在王先生的鼓励和指导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推导了气态储氢的动力学模型, 并于王新华教授合作在1996年在int. J. Hydrogen Energy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这是我首次向国际杂志投稿。
王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从传统的铸造专业转到新兴的镍氢电池材料研究,更是鼓励我到美国开始关于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为我现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锂离子电池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现在有了自己的课题组,也是马里兰大学-美国陆军实验室超级电池中心马大主任。在此期间,王先生也一直和我保持书信联系。我也会在几次择校需要抉择时,向王先生寻求意见。我非常感谢王先生对我的栽培,每年都会回国看望他老人家。因为疫情的原因,最近一次回国,也是最后一次见他是在前年3月份,我和潘洪革教授和孙大林教授在浙江医院看望王先生 。
王先生治学严谨,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我在他的影响下,也希望能将他的精神传递。我在美国的课题组成员中很多是浙大学子,我希望把王先生的精神传承下去。
2021年9月25日
我是1992年春季在王先生和吴京教授推荐下来到浙江大学材料系就读,有幸成为王先生的博士生。从此结缘。在和王先生的接触中深深被他的高尚人格折服,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科研精神, 宏大的胸怀,使我终生受益。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从传统的铸造专业转到新兴的镍氢电池材料研究。为我现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锂离子电池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先生尽管公务繁忙, 但还坚持亲自全英文授储氢热力学和动力学课程。王先生在教学中鼓励创新。在王先生的鼓励和指导下,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推导了气态储氢的动力学模型, 并于王新华教授合作在1996年在int. J. Hydrogen Energy杂志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这是我首次向国际杂志投稿。
王先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从传统的铸造专业转到新兴的镍氢电池材料研究,更是鼓励我到美国开始关于燃料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为我现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锂离子电池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现在有了自己的课题组,也是马里兰大学-美国陆军实验室超级电池中心马大主任。在此期间,王先生也一直和我保持书信联系。我也会在几次择校需要抉择时,向王先生寻求意见。我非常感谢王先生对我的栽培,每年都会回国看望他老人家。因为疫情的原因,最近一次回国,也是最后一次见他是在前年3月份,我和潘洪革教授和孙大林教授在浙江医院看望王先生 。
王先生治学严谨,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我在他的影响下,也希望能将他的精神传递。我在美国的课题组成员中很多是浙大学子,我希望把王先生的精神传承下去。
Chunsheng Wang, Professor
Robert Franklin and Frances Riggs Wright Distinguished Chair
Department of Chemical &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Affiliated with 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founder and UMD Director of Center for Research in Extreme Batteries (CREB), a University of Maryland and US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 joint battery center.
Founder: WISE Batteries, a spin-out company from Dr. Wang’s battery technology.
Co-founder: AquaLith Advanced Materials, licensed Dr. Wang’s three battery patents.
Associate Editor: ACS Applied Energy Materials (2017-present)
Advisory Board Member: 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原文链接: https://cswang.umd.edu/dr-chunsheng-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