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5日于杭州玉泉浙江大学
大家上午好!我是浙江大学材料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梁赵青,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王启东先生百年诞辰,很荣幸我能作为王启东奖学金获得者代表,在此表达对王老先生的深切缅怀和诚挚感谢!
在我心中,王启东先生既是一位德高望重、令人敬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也是一位为国家、为社会、为教育奔走一生、任劳任怨的奉献者。起初,我对王老先生的了解源自导师陈立新老师的深情讲述;后来,我带着敬佩之情拜读了《王启东教授九十华诞回忆录》及相关资料,里面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串成了他曲折而又辉煌的一生。抗战期间,国将不国、局势动荡,王老先生坚持学业,在困苦环境下自学外语和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他曾回忆说“业若荒废,何以报国,枪林弹雨又何惧?”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王老先生心中因为国家被侵略的那种切肤之痛,以及把人生事业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赤诚爱国之心。建国前期,他孤身前往国外苦读深造,并密切关注祖国发展、渴望投身祖国建设。抗美援朝后形势严峻,美国严令禁止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回国,还采取软性的利益诱惑,王老先生丝毫不为所动,坚信“学成需归国,回国要趁早”;最终历经波折,毅然回到了祖国怀抱。回国后,他始终怀揣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不图名利,不计得失,砥砺前行,长期致力于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方面,王老先生始终秉承浙大求是精神,深切感悟国家对科技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创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体系,桃李满天下,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科研方面,王老先生经历多次科研方向变迁,从最初的冶金铸造技术到后来的储氢材料及应用研究,高瞻远瞩坚守在国家急需的科研最前沿,不断开拓学科领域“新蓝海”,相关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王老先生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他说“当代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着眼于国家发展,积极主动观察世界大势,关注科学前沿,不断鞭策自己。”他时常阐述“求是创新”浙大校训,为青年学子指引科研与人生方向,勉励我们去浮戒躁、脚踏实地干好科研,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为更好地激发浙大材料学子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在王老先生及其家属和弟子们共同支持下,材料学院永久设立浙江大学王启东奖/助学基金,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和贫困学子。作为王启东奖学金的获得者,这份荣誉将永远激励我们“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今天,浙大材料学科发展欣欣向荣,已位居世界一流行列并坚定向世界一流前列迈进,这离不开王老先生等前辈们曾经的付出与贡献;同样,王老先生真挚深切的爱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修身齐家的精神品格,将永远感染和激励着我们年轻材料学子。我们定将铭记王老先生对后辈们的殷切期望,密切关注国际前沿学科发展,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总结改进,不负青春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谢谢!
大家上午好!我是浙江大学材料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梁赵青,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纪念王启东先生百年诞辰,很荣幸我能作为王启东奖学金获得者代表,在此表达对王老先生的深切缅怀和诚挚感谢!
在我心中,王启东先生既是一位德高望重、令人敬仰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也是一位为国家、为社会、为教育奔走一生、任劳任怨的奉献者。起初,我对王老先生的了解源自导师陈立新老师的深情讲述;后来,我带着敬佩之情拜读了《王启东教授九十华诞回忆录》及相关资料,里面一个个生动形象的小故事串成了他曲折而又辉煌的一生。抗战期间,国将不国、局势动荡,王老先生坚持学业,在困苦环境下自学外语和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他曾回忆说“业若荒废,何以报国,枪林弹雨又何惧?”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王老先生心中因为国家被侵略的那种切肤之痛,以及把人生事业与国家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赤诚爱国之心。建国前期,他孤身前往国外苦读深造,并密切关注祖国发展、渴望投身祖国建设。抗美援朝后形势严峻,美国严令禁止中国理工科留学生回国,还采取软性的利益诱惑,王老先生丝毫不为所动,坚信“学成需归国,回国要趁早”;最终历经波折,毅然回到了祖国怀抱。回国后,他始终怀揣拳拳赤子心、殷殷报国情,不图名利,不计得失,砥砺前行,长期致力于我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为新中国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教育方面,王老先生始终秉承浙大求是精神,深切感悟国家对科技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创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体系,桃李满天下,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科研方面,王老先生经历多次科研方向变迁,从最初的冶金铸造技术到后来的储氢材料及应用研究,高瞻远瞩坚守在国家急需的科研最前沿,不断开拓学科领域“新蓝海”,相关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王老先生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他说“当代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着眼于国家发展,积极主动观察世界大势,关注科学前沿,不断鞭策自己。”他时常阐述“求是创新”浙大校训,为青年学子指引科研与人生方向,勉励我们去浮戒躁、脚踏实地干好科研,做到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为更好地激发浙大材料学子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在王老先生及其家属和弟子们共同支持下,材料学院永久设立浙江大学王启东奖/助学基金,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和贫困学子。作为王启东奖学金的获得者,这份荣誉将永远激励我们“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
今天,浙大材料学科发展欣欣向荣,已位居世界一流行列并坚定向世界一流前列迈进,这离不开王老先生等前辈们曾经的付出与贡献;同样,王老先生真挚深切的爱国情怀、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修身齐家的精神品格,将永远感染和激励着我们年轻材料学子。我们定将铭记王老先生对后辈们的殷切期望,密切关注国际前沿学科发展,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不断总结改进,不负青春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