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聆 2020年12月
看到冬至哥哥,嫂嫂带着兴兴一家去给爸爸妈妈上坟的照片,心里感慨万千,往日爸爸,妈妈带领我们全家去上坟的一幕幕又都浮现在眼前。
还记的60年代初杭州南山陵园刚开始建造时,爸爸就遵照爷爷的意愿,在南山陵园为我的曾祖父,曾祖母造了墓。记得爸爸曾说过,原来曾祖父,曾祖母是安葬在老家的,50年代因为老家土地重新规划,他们的墓地都要被拆了,是爷爷嘱咐爸爸连夜赶回老家,将曾祖父,曾祖母的遗骨请到杭州的。从老照片上可见,曾祖的墓地落成后,爷爷还与我们一起去祭拜过。
文革中,杭州南山陵园也遭到破坏,爸爸听说后帶着小妹去探望,发现曾祖的墓确实被损坏了,墓碑的顶盖己被丢弃在山脚下,是爸爸和小妹将沉重的顶盖再搬回,并请人帮忙重新修整了。文革后,爷爷和奶奶也安葬在南山陵园。我的小叔公,小叔婆,大伯伯,大伯母也先后都安葬於南山陵园。
从爷爷奶奶入住南山陵园起,爸爸妈妈每年清明都会带领我们全家去南山陵园给先辈们上坟,我们会带上水桶,毛巾,刷子,油漆将墓碑擦洗干净,再仔细的将墓碑上刻写着的字用漆描一遍。我们还会带些水果,点心供在墓前,并鞠躬行礼,以表达思念之情。爸爸会经常给我们讲些先辈们的往事。
记得在70~80年代我们是骑自行车去的,每次都是骑到玉皇山的后山脚下(现在的杭州动物园处),然后徒步穿农田,茶园翻越后山到达墓地,路上要走近半小时,我们一家人边走边说说笑笑,似乎很快就走到了。我们成家有了孩子后,我们也带着家人和孩子们一同前往,还记得当我年幼的女儿走不动时,我哥就让我女儿坐在他的肩膀上驮着她上的山。90年代我哥有了汽车,爸爸妈妈也年过7旬,我们就坐车前往了。毎年的清明扫墓已成了我们的家庭活动日,不论多忙,大家都会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准时参加的。
如今爸爸,妈妈也在南山陵园安家了,那里有我的许多亲人和先辈,我怀念他们,思念他们。
看到冬至哥哥,嫂嫂带着兴兴一家去给爸爸妈妈上坟的照片,心里感慨万千,往日爸爸,妈妈带领我们全家去上坟的一幕幕又都浮现在眼前。
还记的60年代初杭州南山陵园刚开始建造时,爸爸就遵照爷爷的意愿,在南山陵园为我的曾祖父,曾祖母造了墓。记得爸爸曾说过,原来曾祖父,曾祖母是安葬在老家的,50年代因为老家土地重新规划,他们的墓地都要被拆了,是爷爷嘱咐爸爸连夜赶回老家,将曾祖父,曾祖母的遗骨请到杭州的。从老照片上可见,曾祖的墓地落成后,爷爷还与我们一起去祭拜过。
文革中,杭州南山陵园也遭到破坏,爸爸听说后帶着小妹去探望,发现曾祖的墓确实被损坏了,墓碑的顶盖己被丢弃在山脚下,是爸爸和小妹将沉重的顶盖再搬回,并请人帮忙重新修整了。文革后,爷爷和奶奶也安葬在南山陵园。我的小叔公,小叔婆,大伯伯,大伯母也先后都安葬於南山陵园。
从爷爷奶奶入住南山陵园起,爸爸妈妈每年清明都会带领我们全家去南山陵园给先辈们上坟,我们会带上水桶,毛巾,刷子,油漆将墓碑擦洗干净,再仔细的将墓碑上刻写着的字用漆描一遍。我们还会带些水果,点心供在墓前,并鞠躬行礼,以表达思念之情。爸爸会经常给我们讲些先辈们的往事。
记得在70~80年代我们是骑自行车去的,每次都是骑到玉皇山的后山脚下(现在的杭州动物园处),然后徒步穿农田,茶园翻越后山到达墓地,路上要走近半小时,我们一家人边走边说说笑笑,似乎很快就走到了。我们成家有了孩子后,我们也带着家人和孩子们一同前往,还记得当我年幼的女儿走不动时,我哥就让我女儿坐在他的肩膀上驮着她上的山。90年代我哥有了汽车,爸爸妈妈也年过7旬,我们就坐车前往了。毎年的清明扫墓已成了我们的家庭活动日,不论多忙,大家都会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准时参加的。
如今爸爸,妈妈也在南山陵园安家了,那里有我的许多亲人和先辈,我怀念他们,思念他们。
相信2021会更好, 愿亲人们都更健康,勤奋,和睦, 幸福。 据说这些都是21的象征词, 他们都是用21划谱写的。 美好的憧憬和努力就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