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eer>值得铭记的科学家们Posted by Y Wang02/12/2021
值得铭记的科学家们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王京雪 2019年12月20日
 
▲上排:顾方舟、王启东;下排:魏锺铨、文传源


2019年多位在所属领域居功甚伟的科学家离世,国家与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2019年1月2日,“糖丸爷爷”顾方舟去世。上世纪50年代,俗称小儿麻痹症的脊髓灰质炎曾在全国多地暴发疫情,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相关研究。

他主持研制的“糖丸”疫苗,让这种儿童急性病毒传染病在中国成为历史。在疫苗临床试验阶段,顾方舟冒着风险率先喝下疫苗溶液,之后,又让不满一岁的儿子参与“试药”,他的儿子成了中国第一个喝下这种疫苗的孩子。

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顾方舟成为5名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科学家之一。

今年国庆当天,飞行器控制、制导与仿真学专家,中国系统仿真学科主要创始人文传源去世。61年前的10月1日,文传源作为总指挥兼总设计师率领团队设计出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为国庆献礼,他也是中国第一台飞行模拟机总体设计负责人。

2018年,在“北京五号”试飞成功60周年庆祝大会上,已是百岁老人的文传源激情饱满地给年轻科研人员们打气,“我现在力气太小了,年纪太大了,大家都比我年轻,未来靠你们了。不过,我不服气,我也不服老!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奋斗!”

10月3日,卫星专家,静止气象卫星、雷达遥感卫星的开拓者魏锺铨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任务期间因病逝世。弥留之际,他多次抬手指向天空的方向。10月5日凌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趁着还能干得动,就再干两年。”这是魏锺铨近年常说的话。他曾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担任我国第一颗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的首任总师,62岁出任遥感卫星一号的总设计师,历经7年,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并稳定在轨运行。

今年7月过世的材料科学家、浙大原副校长王启东,是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领域的开拓者,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

 终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坚守教学岗位到90岁高龄,王启东对年轻一代寄予厚望,曾说:“当代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着眼于国家的发展。虽然中国现在已经不再积贫积弱,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但潜在的危机很大。当代青年要有危机意识,也要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雄心,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发展,关注科学前沿,抓住机遇,与其他国家在科研等领域合作共赢,不断鞭策自己,为我们的中国梦、强国梦奋斗。”


上述之外,还有一些科学家在2019年离开了我们,他们为国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致敬所有我们提及和未曾提及的科学家们!
 

原文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mrdx/2019-12/20/c_138646218.htm
Comments (2) 
数您最牛


爸爸, 今天是2021年春节, 牛年, 您的一百大寿之年。 在我心中, 您永远是最牛的。 您对国家和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和成就,是值得感恩的人们所怀念和敬仰的。 
您不仅是一位好的科学家, 优秀教育家, 也是我们的好爸爸和好朋友。 您这辈子对他人总是这么无私, 公正和大度。 对我们, 总是这么和蔼可亲, 循循善诱, 和身体力行。 有您这样的爸爸真的很荣幸, 希望有来生, 还做您的女儿。  

2000年5月我们一起游西湖
每逢佳节倍思亲。爸爸,在这欢度新春佳节的日子里,更激起了我对您的思念。记得女儿曾问我:“外公不为名不为利,图的是啥?”我也反复思考过此问题,您放弃了国外垂手可得让人羡慕的工作,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的回国任教;您放弃了民盟中央,省委多次提议您去担任专职领导,而始终坚持在教育、科研的第一线,教书育人,开创和发展新学科,新技能;您甚至放弃了参加评审学部委员的机会,您究竟图的是什么?我想了又想,我想您图的就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您图的就是想让祖国能早日与世界接轨,您图的就是祖国能早日实现现代化,您图的就是祖国的不断的繁荣富强。您为此奉献了您的智慧,奉献了您毕生的心血和精力。爸爸,您是我们的榜样!您是我们的骄傲!您对祖国的奉献我们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
思念
Top